对联有了,还有扇面呢?俩人想了想,“魏公九千岁,王居高堂坐。
乌纱拢白发,龟鹤同延寿。”
于是也洋洋洒洒写上了扇面。
这哪是祝寿词啊!
分明有藏头么,魏是乌龟啊。
骂魏忠贤呢!
第二天,都来了翰林院。
那两位把对联,挑扇拿了出来。
王致远一看,又是造反又是骂乌龟。
太狠了啊,这也怕啊?要是魏忠贤看到了,小命就真的没了啊!
随口就那么一说,也习惯了,“好,很好,很好”
这还好呢!
到了魏忠贤生日这天。
王致远还真就把这两样送上去了。
另外也没少买别的礼物。
魏忠贤亲自接见了王致远,礼物不轻,还想拉拢王致远呢?就亲手接过扇子,一看“魏公九千岁……”
当下高兴的眼睛眯成了月牙。
“好,好,好”
这也“好”
呢?当下也没细看,放在了一边。
对联也准备挂起来看看。
就这当空。
来了圣旨,皇上亲赐“福”
“寿”
二字。
王致远不禁擦了擦冷汗。
这边对联挂上了,那边魏忠贤忙着摆香案,接圣旨。
把这茬就扔下了。
对联挂上了,扇面也看了。
魏忠贤着急没看出来,难道别人没有看出来的么。
有,魏忠贤身边不缺读书人,有些还是有大学问的,看是看出来了。
不管是对联还是扇面都是骂九千岁的。
可是没人敢提这事啊!
不敢说啊!
说不得。
魏忠贤吧!
有这么一个脾气呀。
曾经有人说:“千岁,某人某天在某地骂您呢?”
魏忠贤一听,有人骂我?砍了。
杀完骂他那人后,魏忠贤一想,不对啊!
他骂我让我给砍了,你知道他骂我,这不让我寒碜么?把这个知道的也砍了。
就这样谁敢告诉魏忠贤啊!
张好古死了就死了,可是我要是告了九千岁,我也活不了啊!
就这么滴,大伙心知故明,都装作没看见。
就这样,那对联滴溜溜挂了一天愣是没人告诉魏忠贤。
过了不长时间崇祯帝要对魏忠贤下手了,再不弄魏忠贤,百官可就只知道九千岁,而不知自己这万岁了。
为了防止魏忠贤狗急跳墙,先把魏忠贤发配中都凤阳去,这魏忠贤还没到凤阳,崇祯帝又让魏忠贤返回京都。
这下魏忠贤吓坏了,心想去凤阳是发配,死不了,要是回北京是非死不可了,还不知道怎么遭罪死呢?干脆吊死得了。
魏忠贤这一吊死,魏党就树倒猢狲散了。
当然崇祯对魏党肯定要算后账了,于是当初的文武百官就互相揭发,争取把自己摘干净。
有个官员跪下说:“启奏吾皇万岁,翰林院编修张好古也是魏忠贤的人。”
“砍了,”
崇祯皇帝说。
这时又有一位官员跪下说:“万岁,臣恳请刀下留人,要说别人是魏忠贤的人我信,可张好古绝对不是魏忠贤的人。”
崇祯皇帝说:“你怎么知道他不是魏党的人?”
“我知道呀!
前段时间魏忠贤不是做寿么?张好古送了一个挑扇,一副对联。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